•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56

    曾铮: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持续释放三大潜力

    经济日报  2021-04-03 22:23     浏览量:33047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国内市场潜力。为解决目前存在的总量、结构、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上下功夫,不断释放总量、结构和体制三个方面的系统性潜力,从而拓展超大规模市场的广度、宽度和深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看到,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此培育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其核心就是要释放国内市场潜力。释放潜力的言下之意在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存量与增量仍然有很大挖掘空间。要科学识别我国市场潜力到底来自于哪里,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加以释放,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总的来说,要从投资和消费两个层面入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发力,通过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扩增市场容量,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市场结构,通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制,最终解决总量非效率、结构非均质、体制非对称三个方面的矛盾,以立体化的政策体系释放总量、结构和体制三个系统性潜力,从而拓展超大规模市场的广度、宽度和深度,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发挥总量性潜力——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典型特征。近年来,我国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助力达成宏观经济运行目标。但要看到的是,我们仍然存在内需释放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加以调节,着力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

    一是激活存量消费需求。应该针对我国进一步释放存量消费的堵点,加快落实全面促进消费相关政策,畅通居民消费市场的“微循环”。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进一步促进商品换代升级类消费增长,还要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破除抑制服务性消费的相关障碍,加快培育新型服务消费,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既要推动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还要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推动存量消费能力逐步释放。

    二是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从投资角度看,我们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交易成本较高等短板。对此,要突出投资重点、提升投资效率、优化投资质量,夯实我国国内市场持续稳定扩大的基础。比如,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形成针对总资产规模超过120万亿元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的庞大投资市场;要聚焦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有效投资,不断拓展城乡市场范围。此外,面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切实形成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市场体系。

    三是平衡各类需求关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核心是逐步释放内需潜力,要注重各类需求内部以及各类需求之间的跨周期平衡,以提升内需潜力挖掘的可持续性。首先,要注重扩大消费政策和促进投资政策的跨周期设计,均匀释放内需潜力,保障长周期中内需的可持续增长。其次,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之间跨期配置的问题,保持合意的储蓄率、投资率和消费率,以促进内需长期健康发展。此外,要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在稳定出口的同时特别注重扩大进口,形成内外需良性互动的局面。

    释放结构性潜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具备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但同时产业供给、城乡区域、收入分配都存在结构性矛盾,整体呈现结构非均质特征。因此,要通过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破除和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逐步释放结构性潜力,有效拓展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宽度。

    一是优化产业有效供给。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导致国内有效需求难以满足、新兴需求难以创造、供需链条难以畅通,必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高水平循环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首先,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质量,构建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次,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鼓励发展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再次,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循环,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

    二是拓展城乡区域市场。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制约我国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堵点之一,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极大释放区域间的结构性内需潜力。首先,要进一步挖掘中西部市场潜力,在中西部地区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区域消费中心,平衡好制造业产业链外迁和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关系,加强区域间不同级次产业链的融合;其次,应将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抓手,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发挥中心城市需求集聚和需求创造的功能,拓展城镇地区内需市场新空间。此外,还要充分挖掘县乡内需潜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切实规范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三是推动收入分配调整。针对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状,要通过构建完善更为公平和均衡的收入分配体系,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全社会的消费边际倾向,促进全社会消费扩张。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工资制度,保证劳动者工资收入随经济发展而增长、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高,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时,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挖掘体制性潜力——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释放体制性潜力,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打通流通大动脉,推进市场提质增效,有效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深度。

    一是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要通过全过程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强化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司法保障制度构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方位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筑牢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有效运行的治理规则基础。

    二是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要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技术和数据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提供基础支撑。

    三是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要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推动商品市场创新发展;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建设,推进消费争议处理便利化;强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智慧化水平,引导平台企业健康发展,从而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优质保障。

    四是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要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向国内集聚,有序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重点推进金融和社会服务业市场开放,构建内外贸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同时,还要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推动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五是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推进综合协同监管,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强化重点商品市场价格监管和要素市场交易监管,健全依法诚信的自律机制和监管机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督,维护市场安全和稳定,从而为促进我国强大国内市场健康运行和持续扩展营造良好环境。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 曾铮

    【责任编辑:张巡山】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