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王金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小霞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兴产业将成为一条事关各国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新赛道。新赛道将为中国经济突围提供哪些机遇?哪些产业将成为战略性新赛道?制胜新赛道,我国应构建怎样的科技和产业政策体系?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王金照。
中国应把握好新赛道提供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一些影响重大的产业竞争新赛道正在浮现。在您看来,新赛道将为中国经济突围提供哪些机遇?
王金照: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面临着内部经济增速换挡,外部遏制压力增大的局面。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供需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经济增速换挡,经济增长模式亟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支撑经济增长。从国际看,中美战略博弈全面加剧,美国视中国为头号竞争对手,不断出台各种措施限制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意图通过科技脱钩阻滞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国际局势复杂严峻。
新赛道是百年大变局的源发因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众多领域浮现出一些具有全局性、长远性重大影响的产业竞争新赛道,为我国打开了进入国际科技前沿地带和占领未来主导产业制高点的机会窗口。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赛道是实现中美博弈力量反转的战略支点。技术革命是产业变革的先导与源泉,历史上,每一轮技术革命都会创造出该时代下主导性的新兴产业,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决定国家兴衰成败。区别于在原有技术路径上的外部封锁,我国在新赛道上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发挥好我国市场规模、产业基础和政府组织优势,有可能在新的全球性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新赛道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新赛道为中国经济从模仿走向创新创造了条件,沿着发达国家的技术路径进行创新,尽管实现了追赶,但无法真正实现超越,新赛道是颠覆性创新的载体。新赛道是中国突破“卡脖子”的途径,新赛道与旧赛道之间的兴衰与更替是一个推动经济增长的“创造性毁灭”过程,会打破缺乏效率的旧产业、壁垒森严的技术垄断,有利于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新赛道有利于定义新产品,培育新生态,拓展新领域,不仅可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提高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位势,推动中国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攀升,而且能够培育新的增长点,带动经济增长。
低碳化和数字化是战略性新赛道两大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在突围新赛道的路上,哪些产业将成为战略性新赛道?
王金照:战略性新赛道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这其中,数字化和低碳化是战略性新赛道的两个典型特征,全球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都在朝着这两个方向进行改变,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力量将由数字化和低碳化所决定。新赛道培育,应以数字化技术塑造新业态、新模式,以低碳化推动持续发展,实现战略突围。
从低碳产业发展来看,这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市场规模优势,需要通过市场拉动和技术创新来巩固竞争优势。我国动力蓄电池产业整体上已稳居世界第一梯队,需乘势而上,再锻长板。我国风电与光伏行业技术水平进入“无人区”,行业未来发展要靠市场驱动和基础研究来引领。我国氢能产业蓬勃发展,应多线谋划,夯实科技和产业基础。
从数字化发展来看,正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环节,通过海量信息汇聚的数字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智能科技带动企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5G在产业能力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已居全球前列,大规模商业应用正在路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进入到标准化建设阶段,正在逐步打造规范的产业体系。我国工业互联网与主要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我国类脑计算技术已具备局部优势,有望成为未来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长板”,我国在量子计算多个领域取得国际先进的成果。下一步,要以举国之力,加快补齐在芯片设计制造、核心软件、算法上的短板,并在新的颠覆性芯片技术、工艺和算法的研究开发上加快布局。
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技和产业政策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制胜新赛道,我国应构建怎样的科技和产业政策体系?
王金照:以制胜新赛道为目标,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并将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市场的竞争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在产业政策、创新体系、金融支持、人才政策、企业发展机制和国际合作上加快建设,培养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
一是构建精准的产业政策体系。第一,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政府应明确各产业部门责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制定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和实施路线图。第二,为新技术产品创造市场。政府对首台套产品要优先采购、订购,扮演早期用户的角色,相关部门可以直接推动相关产品的应用。
二是建设基础雄厚、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第一,合理布局创新体系。在研发方向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三个环节同步发力,针对现在的短板要重视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第二,加快战略性、架构性科技力量的建设。在战略性、关键性、前瞻性领域,建立开放协同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保持政府持续稳定的投入。第三,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通过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来聚焦关键瓶颈,牵引科技能力的提升。第四,推动公共科研机构开放共享和组织创新。
三是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进行创新的激励。第一,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在考核机制上将科技投入和产出作为创新性国企的重要考核内容。第二,充分激发并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政府在市场准入、研发支持、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市场主体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助力两类主体发挥各自优势、高效协同。第三,壮大市场主体,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夯实基础。优化产业组织,培育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培育制造业隐性冠军。
四是建立健全培养和激励科技人才政策。第一,加快引进海外人才,以包容和多元化的方式引进领军人才。第二,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加快高等教育相关学科改革调整的步伐,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同时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第三,加大人才的激励。完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制度,通过推动国有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和明确国家资助的知识产权归属等方式激励创新。
五是完善高效协同的现代金融体系。第一,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发挥科创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科技创新企业成长速度。第二,在战略性领域进行特殊的金融安排。在新赛道领域可根据需要成立相关基金,支持企业发展。同时,政府引导基金要把为完善产业链、为“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商业化应用提供支持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六是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和科技合作。第一,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我国有优势、有长板的领域,鼓励企业走出去,抢占全球向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市场机会。第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包括开放我国的基础研究,吸引国际研究人员加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双边合作。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综合报道:中经网·中经在线
编辑:熊辉 王海珠 郑紫文
百度搜索:中经网“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十大对接“直通车”】
点此进入:中经网-专家智库“智囊团”聚焦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更美好!】
点此进入:中经网“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十大对接“直通车”】
中经网·中经在线独特的“1+3+6+N”发展思路:
1:1个平台:“开放型融媒体产业智库综合服务平台”;
3:3驾马车:“融媒体集群矩阵+商协会+专家智库”;
6:6大产业智库:“专家推介(专家库)、人才推介(人才库)、企业推介(企业库)、项目推介(项目库)、机构推介(投资机构库)、招商推介(招商信息库)”;
N:N个供需链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N个供需链接。
中经网·中经在线“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依托云端会议模式,推出十大对接“直通车”:
(一)“高端智库”对接直通车;
(二)“三招三引”对接直通车;
(三)“大额采购”对接直通车;
(四)“大额融资”对接直通车;
(五)“企业上市”对接直通车;
(六)“重点项目”对接直通车;
(七)“疑难案件”对接直通车;
(八)“世界首创”对接直通车;
(九)“品牌引爆”对接直通车;
(十)“国际合作”对接直通车。
“三驾马车”综合赋能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中经网·中经在线
随时随地,我们都在您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