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普陀:勇立潮头 向海图强

    中经总网  2025-02-15 08:43  卢国良   浏览量:158800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讯(卢国良):在东海之滨,舟山市普陀区以蓬勃的姿态屹立,新春暖阳映照下,这片热土焕发出无限生机。漫步普陀,从轰鸣的建设工地到有序运转的企业车间,从共富工坊的欢声笑语到幸福驿站的温馨交流,再到篮球馆与运动场上的活力四射,每一处都奏响了发展的序曲。

    2024年,普陀区稳健前行,敏锐把握政策机遇,迅速响应国家赋权,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成功融入全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成为改革创新先锋。经济发展方面,普陀区统筹落实多项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产业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值超150亿元,稳居全省第一,这得益于普陀对海洋产业的深耕细作和全方位支持。

    展望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普陀将勇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使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普陀建设迈上新台阶,勇立潮头,向海图强。

    12.jpg

    开放引领  产业焕新

    航运与船舶产业升级

    走进国际虾峙门・中国(普陀)航运服务产业园,仿佛踏入了一个海洋经济的活力磁场。这座占地 3 万多平方米的产业园区,自 2023 年 12 月开园以来,便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目前,已有 20 余家企业纷纷签约入驻,涵盖了航运、物流、维修等多个领域,它们在这里汇聚,相互协作,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在先进的海事服务技术维修车间内,各类精密的设备整齐排列,技术人员们专注地忙碌着。他们有的在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有的在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每一个动作都熟练而专注。这里的每一位技术人员,都怀揣着对海洋事业的热爱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着坚实的技术保障。

    完善的物料仓库中,各类物资储备充足。从船舶维修所需的零部件到日常运营所需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随时准备满足船舶维修和运营的需求。配套齐全的码头边,一艘艘船舶进进出出,繁忙而有序。船员们在甲板上忙碌地搬运着货物,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综合服务大楼内,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一应俱全,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在这里,航运企业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物流服务和高效的船舶维修保障,物流企业能够与航运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维修企业则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航运和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在船舶修造领域,舟山亚泰船舶修造工程有限公司的全球首艘 14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改造项目堪称行业典范。“马士基哈利法克斯” 轮在历经 236 天的精心改装后,顺利完工交船。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普陀船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更标志着普陀船企在向 “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 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改造过程中,企业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甲醇双燃料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船舶的碳排放,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目标;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为了攻克甲醇双燃料技术的难题,企业的技术团队日夜奋战,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成功实现了技术突破。这一项目的成功,也为其他船企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4 年,普陀区在航运与船舶产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成天然气交易额超 170 亿元,实现海事服务总产出 210 亿元,保税燃料油加注量、结算量分别占比全国 15%、45%;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实现产值 150 亿元以上、总量保持全省第一;发布全国首个国际航行船舶维修市场景气指数,船舶与海工装备产值同比增长 19.8%。这些亮眼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普陀区在海洋产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

    9.jpg

    文旅与渔业产业蓬勃

    新春的气息尚未散去,位于普陀螺塘线西侧原矿山地块的 “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 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塔吊高耸入云,起重臂不停地挥舞着,将建筑材料精准地吊运到指定位置。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扬起阵阵尘土,仿佛在诉说着建设的忙碌与激情。建筑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作为省 “十项重大工程” 重点项目和舟山市 “星辰大海” 计划的标志性项目,“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 项目自 2023 年 11 月底开工以来,便备受关注。该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为 18 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约 22 亿元,致力于打造 “酒店 + 乐园 + 景区” 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度假生活目的地。建成运营后,这里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新的滨海度假胜地和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新标识,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体验。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在豪华的酒店中享受舒适的住宿环境,在充满欢乐的乐园中尽情释放压力,在美丽的景区中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感受海岛旅游的独特魅力。项目负责人表示,为了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团队深入调研了市场需求和游客喜好,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景点和游乐设施,力求为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

    与此同时,普陀区还在加速建设悦椿、温德姆等 7 家高端酒店。这些高端酒店的入驻,进一步提升了普陀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优质的住宿选择。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普陀区荣获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区),并连续 5 年荣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普陀区对文旅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以及对旅游品质的不断追求和提升。

    在渔业产业方面,普陀区同样成绩斐然。2024 年,“一条鱼” 全产业链发展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这是对普陀区渔业产业发展模式的高度认可。全年新落地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8 个、总投资超 30 亿元,其中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桃花渔旅融合式围栏野化养殖等 7 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将有效提高水产品的保鲜和运输能力,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园区内配备了先进的冷藏设备和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水产品从捕捞到销售的全程冷链运输。桃花渔旅融合式围栏野化养殖项目的开展,将实现渔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捕捞、垂钓等渔业活动,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感受渔业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普陀区渔业产业链,提升渔业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渔民增收致富开辟新的途径。

    10.jpg

    三大枢纽建设  拥抱新机遇

    随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普陀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作为舟山开放发展的重要板块,普陀区迅速行动起来,将重点推动产业枢纽、物流枢纽、城市枢纽三大枢纽建设,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产业枢纽打造方面,普陀区将持续发力,积极推动综合能源、新能源材料等重大战略项目的建设。未来智创城科技产业园、LNG 接收站、金钵盂不锈钢临港产业园、西白莲绿色海工制造与运维基地、东白莲油品储运二期等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以未来智创城科技产业园为例,该园区将聚焦科技创新,吸引一批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园区。园区内将建设高标准的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和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普陀区还以 “南京芯干线” 项目成功签约为契机,积极谋划布局新能源、低空经济、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在物流枢纽建设方面,普陀区紧密结合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着力打造以流通效率为核心的物流枢纽。高水平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提升江海联运船队规模,是普陀区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港口布局,完善港口设施,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同时,积极探索锚地 “建、管、用” 一体化机制,提高锚地的利用效率,保障船舶的安全停靠和作业。培育油化运输等领域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引进油品仓储、贸易、运输、供应等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生物燃料油、LNG、甲醇以及氨燃料加注业务,不断做大做强船舶供应市场,增强综合运输能力。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普陀区在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城市枢纽建设方面,普陀区充分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 “试验田” 功能,持续探索优势产业指数体系,制定、提升绿色修船、绿色船燃等重点行业标准,加快建设口岸营商环境最优区。以服务 “延链” 增值化改革,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以人才 “强链” 创新生态圈,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汇聚普陀,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数字 “赋链” 新质创新力,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普陀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jpg

    共富优享,福祉满溢

    赛事经济  提升城市活力

    新春的热闹氛围还未消散,2025 中国大学生篮球冬令营便在普陀区激情开启。来自北京、山东、广东、湖北、重庆、新疆等全国各地的 30 余支实力强劲的球队齐聚于此,他们怀揣着对篮球的热爱与梦想,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球员们的呐喊声、观众们的助威声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了一曲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乐章,再次掀起了席卷岛城的篮球风暴。近年来,普陀区紧紧抓住 “后亚运时代” 和浙江打造 “赛事强省” 的东风,将打造 “海岛篮球赛事之城” 作为目标,积极引进承办各类大学生篮球赛事。CUBAL 冬令营、CUBAL 东南赛区、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的成功举办,让普陀这座海岛城市成为了篮球爱好者的天堂。

    这些赛事不仅为大学生球员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篮球盛宴。赛事的举办,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为普陀区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一方面,赛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球迷前来观赛,他们的到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普陀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每场赛事举办期间,周边酒店的入住率明显提高,餐饮行业的营业额也大幅增长。另一方面,赛事的举办也提升了普陀区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座美丽的海岛城市。通过赛事的传播,普陀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美食被更多人知晓,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此外,赛事还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传播,激发了市民对体育活动的热爱,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篮球等体育运动中来,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8.jpg

    乡村振兴  创业增收共富

    漫步在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稻米香,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丰收与喜悦。沿着蜿蜒的村道前行,一座充满创意的 “兔子集市” 映入眼帘。集市主理人夏子喻是土生土长的 “岛民”,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创业的热情,于 2022 年回到家乡,在这里开出了首家线下体验店。

    夏子喻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深入挖掘海岛的宝藏农特产品,通过独特的 IP 开发和产品商品化设计,让这些原本普通的农特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他的努力下,“兔子集市” 逐渐成为了黄杨尖村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

    这里不仅有新鲜的农产品,还有各种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让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海岛文化氛围。夏子喻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岛的农特产品和文化,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在普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杨尖村成立了全市首个乡创基地。这个基地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创业孵化器,吸引了众多像夏子喻这样的创业者前来入驻。他们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将乡村的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个具有特色的创业项目。2024 年,乡创基地整体营收超 1700 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增长 21.4%。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让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也让乡村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截至目前,普陀区已建成乡创基地 7 个,这些基地如同一颗颗星星,散布在普陀的各个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这些乡创基地中,集聚了新业态 250 余家,涵盖了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这些新业态的发展,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 1350 余名高校毕业生下乡创业就业。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年轻人与乡村实现了双向奔赴,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11.jpg

    民生服务  温暖海岛百姓

    日前,一艘满载着温暖与关爱的 “共富方舟” 缓缓驶入六横镇五星村。这艘特殊的 “方舟” 上,搭载着义诊、政务服务等多样化民生服务组合套餐,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关怀。

    村民们早早地来到码头,翘首以盼 “共富方舟” 的到来。当 “共富方舟” 靠岸的那一刻,现场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义诊区域,医生们认真地为村民们进行身体检查,耐心地解答他们的健康问题,并免费发放药品。一位大爷感慨地说:“以前看病要跑很远的路,现在‘共富方舟’把医生送到了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 在政务服务区域,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村民们办理各种政务事项,宣传相关政策法规,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近年来,普陀区创新实施 “共富方舟・惠民行动”,将优质的公共服务送到海岛的每一个角落。这一行动就像一座连接城市与海岛的桥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海岛百姓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通过 “共富方舟”,医疗专家们定期前往海岛为村民们进行义诊和健康讲座,提高了村民们的健康意识和医疗水平;政务服务人员将政务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们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文化工作者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富方舟・惠民行动” 的实施,切实提高了海岛百姓的生活品质,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去年还荣获了省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在普陀区,共富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平台。全区累计建成共富工坊 94 家,这些工坊因地制宜,形成了来料加工、定向招工、产业赋能、农旅融合、电商直播、品牌带动等 6 种模式。

    在来料加工工坊,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承接一些简单的手工加工任务,实现了居家就业;在定向招工工坊,企业与工坊合作,定向招聘当地村民,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在产业赋能工坊,通过引入特色产业,带动了周边村民参与产业。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卢国良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