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建言·一字提案——从“控”到“治”】
当前,大量讨论聚焦在防控和放开。“要么怎样,要么怎样”,长期以来我们的思维总是停留在两个极端,极端化的措施都不是科学之策。
我们来分析一下:防控,防什么,控什么。防的是新冠疫情,控的是人员流动。而人流、物流、信息流是经济的几大核心要素。所以长久防控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放开也不是高明之举,且不是什么新提法。
这里建议:是否可以提“疫情防治”?
因为全国防控格局一旦打开,各地就很难再进行集中防控,历史只能前进,不能倒流。而防治,各地可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施策,可防可治。从防控到防治,是一个里程碑的跨越。
防控是被动,防治是主动。防控是大范围,防治是精准。防控是国家行为、社会行为,防治可以落实到个人行为。才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倡导的: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控为手,力不能久。治为水,可应各种施策方案。
治,可应时之治,应地之治,可全局之治,局部之治,可长久之治,长治则久安。
“疫情防治”之新提法,既是应时之变,也是提高国民信心的定心丸,或可成为用中华文化提供世界方案的新路径。
同时防治还建议:
提倡全民健身,提高国民体质。
推广中医药普及,可预防可治疗。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硬件、软件建设,特别是解决重症之需。
加强个人防治的科学研究和科普。
——巡山建言(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