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64

    产才融合“超链接”——绍兴以人才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报道  2021-09-23 22:57     浏览量:263943

    近年来,绍兴深入实施人才强市首位战略,以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为目标,打响青年人才创业最温暖城市品牌,为绍兴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提供更强人才支撑。

    31.jpg

    图:《绍兴日报》产才融合“超链接”——绍兴以人才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

    从低端到高端、从制造到智造、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可控,近年来,绍兴产业发展在磨砺中转型升级,一步一个脚印迈向中高端。但产业链的攀升越往上越艰难,存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诸多“成长的烦恼”。

    抓人才不了解产业,就像是盲人摸象;抓产业脱离人才,就缺少腾飞的翅膀。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白热化的人才竞争态势,“名士之乡”绍兴再次将目光投向人才。

    共享“最强大脑”,靠什么?

    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打通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关键是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数据链交叉融合,产生乘数效应、指数效应。

    去年以来,绍兴充分发挥政府在整合创新资源方面的作用,以工程师为纽带,吸引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要素,相继建立印染、集成电路、珍珠、袜业、伞艺等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覆盖各区(市、县)。把工程师集中请到“家门口”、集成到平台上,聚集共性技术、开展共同攻关、推动共享人才、打造共享格局。

    32.jpg

    “我从事印染行业25年了,深感技术难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绍兴越新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濮坚峰说,以印染定型机为例,定型机在染布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余热,形成热污染,此外风管内堆积着大量的棉絮和油污,火灾风险高。

    面对定型机易着火、余热回收不易等印染企业的共性难题,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王柏根、张高山结合多年技术经验,成功研发出定型机防火水喷淋自动清洗系统,目前该技术已在柯桥20多家印染企业共享使用。

    “使用这一系统,可以不用每周停工半天清洗管道,火灾隐患也大幅降低。”濮坚峰说,他们正探索使用张高山工程师团队研发的定型机余热回收系统,如成功,每台定型机不仅可回收75%的余热,一年还能节约50万元能源成本。

    绍兴从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但块状经济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逐渐显现,尤其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很多共性技术难题长期无法突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解决了中小企业工程师引不到、成本高、养不起等问题。

    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价值赋能产业。绍兴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贯通工程师引进、培育、评价、流动、使用、服务等环节,充分激发了人才活力,有效提高了工程师的集聚度、活跃度和贡献度,被很多人视作对科技人才的一次“松绑”。

    一子落,满盘活。人才找到用武之地,技术找到应用场景,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基于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探索实践,今年5月,绍兴成功揭榜浙江省首批数字经济系统多跨应用场景“浙里工程师”项目,以印染产业为试点在柯桥区进行场景建设,推动人才资源从“独有”向“共享”转换、技术成果从“学院”向“车间”转化、人才评价从“唯理论”向“看实绩”转变。自8月5日上线至今,平台已归集入驻包括69名教授级以上头部专家在内的工程师4538名,累计解决企业个性化难题185个。“最强大脑”助力,特色产业“长高长壮”。

    打造产业高地,凭什么?

    在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布局仅三年的“芯”产业上演了一次“奇迹”:集成电路产业平台连续两年列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考评第二名;2020年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产值一举突破300亿元……如今,绍兴已成为一座备受业界关注的“芯”高地。

    产才融合是产业向高端迈进的必然。在现有人才招引政策基础上,绍兴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积极探索“短什么产业,补什么人才,给什么服务”的人才要素模式,打通人才助力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

    2020年11月底,绍兴发布实施全国首个《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以产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链为基础,重点聚焦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人才需求,定制了一张从顶尖到基础、国内到海外、上游到下游的“金字塔”式“人才地图”。绍兴市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汇聚了1700余万条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人才数据,2020年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共招揽人才2.63万人。

    人才智力聚集,追逐、占据产业高地就有了可能。今年1-7月,绍兴实现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产值244.4亿元,同比增长78.5%,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形成了强大的人才项目集聚优势。

    33.jpg

    2020年落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绍兴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多个城市中最终选择绍兴,看中的正是这里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政策环境。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中间的第三方服务……园区里一应俱全。

    “以前,我们的新产品都要拿到上海测试和分析,至少需要两周时间,现在送到浙江大学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只需两天,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5%以上。”绍兴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吉程说,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支持下,绍兴已集聚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封测平台、服务平台等,大大便利了芯片企业的产品研发和项目落地。

    用高端产业吸引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助推高端产业,产才融合的理念,在绍兴传统产业上也得到生动实践。

    聚焦绍兴“金名片”黄酒产业,今年8月,《绍兴市黄酒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启动实施。“近年来,我市黄酒产业人才发展面临较大瓶颈,特别是结构‘老龄化’‘单一性’‘价值低估’的趋势日渐明显。”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该计划通过构建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打通人才引育留用“绿波带”,持续扩建黄酒人才“蓄水池”,为产业注入“技能型”“大师级”“领军型”人才动力,打造世界级的黄酒产业人才高地。

    引育顶尖人才,为什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绍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少大院名校、大国重器是绍兴的突出短板。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引导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筑巢引凤、提能造峰,成为绍兴打造创新策源地的新课题。

    这些年,绍兴在布局创新源头、打造创新平台上奋力求解。全面加强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G60科创走廊等的合作,引进31个大院名校共建校地合作平台,做大做强浙江绍兴人才创业园、民营人才创业园,推动绍兴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35.jpg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近年来,绍兴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城市人才吸引力居全国第24位。”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来看,在绍创业创新的顶尖人才和团队还不够多,“缺少顶尖人才的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就很难冒出来,也难以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绍兴就是要重点引进培育顶尖人才,补齐这块短板。”

    去年以来,绍兴积极抢抓引才“窗口期”,通过本土一家民营企业,从法国引进一名风机领域的顶尖人才,实现绍兴“鲲鹏行动”计划零的突破,这也是全省首个由民营企业引进的鲲鹏人才。

    顶尖人才必须施以顶格政策,方能引得鲲鹏振翼。在支持方式上,绍兴不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给予顶格支持,吹响了引育顶尖人才的号角。

    为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头部作用”,绍兴深化人才改革动力源,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引进的人才既可专职,也可兼职;既可长期挂职,又可短期服务;既可提供咨询、参加技术诊断,也可带资金、带项目、带专利、带技术成果进行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或投资创办企业。对特殊人才、重大招商项目人才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真正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台子”“架梯子”。

    产才融合“超链接”,助推发展“加速度”。目前全市已有239名国家级领军人才、186名省级领军人才在绍兴落户扎根,“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生动故事正在绍兴持续上演。

    来源:绍兴日报

    (荐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 汪斌)

    公众号 底部可发媒体条副本.jpg


    315313.jpg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三驾马车”联手发力赋能企业.pdf

    ▶ 中国经济报道 简介.pdf

    ▶ 中国经济报道简介及项目介绍.pdf

    王京忠总编辑介绍《中国经济报道》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经济报道-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落地各省市重点项目库.jpg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