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新时代实践故事 | 山沟沟也能走出致富路——陕西省绥德县郝家桥村如何成为脱贫攻坚楷模

    中经总网  2024-05-11 17:33     浏览量:202766

    中经 头部图片 报道中国影响时间 融合发展共创未来副本.jpg

    作者:马轮轮 柳青

    郝家桥村属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

    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闻名遐迩的模范村。1943年3月,绥德地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率领工作组在该村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蹲点调查,树立了劳动英雄刘玉厚,并在全区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的热潮。当年绥德分区就基本解决了全区52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对全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44年7月,陕甘宁边区授予郝家桥村“农村楷模”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该村坚持落实好政策、建好党支部、发展好产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有了党和政府好政策,贫困村也能变楷模

    2014年郝家桥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0.7%。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齐心协力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逐步解决了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村级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该村实现贫困村脱贫出列,成为绥德乃至周边省市县实现高质量脱贫的示范和楷模。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该村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村考察时指出,来到郝家桥,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山沟沟能走出致富路、过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个“天”两层含义,一个是自然气候的天,一个是党和政府好政策的天。

    郝家桥村结合实际,通过政策帮扶为部分贫困户安排公益岗位,实现了精准增收。现年73岁的侯志高以前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儿子因病早逝,妻子常年生病、行动不便,生活难以为继,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成功脱贫,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提到他近年生活的变化,老人深情地讲道:“娃娃们,可是要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了。起初那阵收入有限、光景不好,精准扶贫开始以后,我享受了很多政策上的实惠。现在给我安排了村小学门卫的岗位,每年下来工资就有两万来块,加上养老金和其他收入,老两口花销足够了,还能结余不少。”老人坐在椅子上脊背挺直、肩膀放松、精神矍铄,充满了活力和生气。

    虽已时隔两年半多,侯志高依然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村的情形。他讲道:“总书记非常关心大家的生活,问了很多问题,身体怎么样?看病花费大不大?能报销多少?我们都一一作了回答。”谈到现在的生活状况,侯志高连连说:“非常满意、非常满意!村里基础设施好了,服务也好了,每年还组织给老年人免费检查身体。我们有福气,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以后的光景肯定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郝家桥村全力打造山清水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美丽宜居乡村。侯志高每天早晨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门口和跟前马路上的卫生打扫干净。当有人问他,这不是你的任务,为什么要额外做这些?他说道:“不为什么,就是看到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喜庆。作为一名老党员也想为村里为集体做点什么,这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村容村貌看起来更整洁,幸福感也越来越高了。”

    74岁的郝进跃是享受政策兜底的一员,在说到党的好政策时喜笑颜开:“现在这政策可是好了,每年米面油不用买了,政府补贴也足够日常开销,不愁吃不愁穿。老年人要的就是身体健康、收入够花、医疗能报销,现在的政策对老年人好得实在是没话说。”作为脱贫攻坚政策的缩影,郝家桥村兑现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郝家桥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党支部。2021年9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里,详细观看了村史展览,了解了这个“红色山村”的光荣革命历史以及革命传统传承情况。他强调,“持续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郝家桥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高度重视组织作用发挥,坚持以建设政治功能强、组织功能强党支部为抓手,严格对照各项指标,扎实开展星级创建活动,被评选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对此,村支书刘振喜侃侃而谈:“村党支部一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经常一起沟通交流,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对村级事业保持热爱和坚持,才能真正发挥党支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郝家桥村坚持把能够统领带富、眼界开阔的本村能人和外出优秀人才吸纳进村两委班子。新任村党支部委员郝志停之前一直在外做生意,父亲是一名老党员,经常提醒他“年轻人不能光在外面挣钱,也要为村里做点事情了!你一个人富裕不算富裕,带动大家都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说到这里郝志停感慨道:“党员一定要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村里需要的时候,年轻人一定要主动担责任、讲奉献、有作为。”陕北老百姓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就像刘振喜所说:“作为党员干部个人一定要‘正’,‘正’就是有正气、有公心、走正道,自身正做事才有说服力,大家才会认可你。人生在世,不仅要有物质追求还要有些精神追求了,挣钱只是一方面,还要为老百姓做事挣名誉了。志停现在就是有精神追求的人,忙的给村里作贡献着了。”

    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郝家桥村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党支部内部的团结协作。支委现有5名同志,平均年龄49岁,思想认识高、行动能力强,在处理村内事务时坚持集体商议,同时注重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的作用,深受村民认可和尊重。当前,郝家桥村继续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的思想”,扶贫更要扶志

    过去的郝家桥村农业生产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以种植小杂粮为主,但零零散散,没有规模和品牌,收益较低且难成气候。因此,村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很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广泛存在,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为了改变现状,郝家桥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注册各类商标43个,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日光温室大棚20座、拱棚40座,年存栏3000只湖羊养殖场、年存栏2300头生猪养殖场,500kW光伏电站,成立了旅游公司,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将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全体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实现多渠道稳步增收。2023年,郝家桥村集体经济收入已高达211万元,实现群众分红110万元,村民激动地说:“服从村里的安排,就捡了几个石头,捡了几个塑料袋……,就分到了钱,我们的光景是越来越好了。”

    高玉奇是村里的种植“明星”,承包着村集体的3座大棚,从最初的贫困户跃升为如今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模范致富户,这一转变得益于村集体经济的平台,得益于高玉奇一家的勤劳。谈及承包大棚,高玉奇满脸喜悦地讲道:“我2018年回到村里承包大棚,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断学习,现在我也可以当个技术员了。干这个活儿看似简单,但没有三两下技术是不行的,必须要善于观察,细心照料,才能干好,我也很乐意把技术教给其他人。”村里称他为“不识字的专家”“土专家”。

    说话间,高玉奇已经又摘好了两箱黄瓜。他的黄瓜远近闻名,供不应求,从挂果开始,便收益不断。村里人评价他是典型的“好受苦人”、勤劳致富的模范、扶贫扶志的代表。用他自己的话说:“沾了共产党的大光了,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的思想。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富裕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我现在种大棚肯定要勤勤恳恳,收入稳定、心里踏实,这比什么都强。”高玉奇的妻子附和道:“希望村里都能像我们一样立志脱贫、踏实肯干,不用党和政府操心。”

    郝家桥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现已引进专业化团队负责文旅产业运营和发展,带动了村内30多人就业。刘永生就是其中一员,平时负责开电瓶车工作,每年工资四五万元且有“五险一金”。刘永生开心地讲:“红色旅游带来了机会,能让我在家门口有个稳定的工作,生活有了保障,还可以就近照顾家庭。现在生活好了,心态也好了,多亏了共产党呀!”

    郝家桥村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依照《郝家桥片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实施了“九个一批+联农带农”的精准增收办法,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不到6000元,增加到2023年的21560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牢记嘱托,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离开郝家桥村时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大生产运动,还是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郝家桥人始终勤劳奋进、开拓创新。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敢为人先、奋力拼搏,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

    春风吹新绿,旧貌换新颜。3年来郝家桥村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感恩奋进、担当实干。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成了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村风馆、文化广场、爱心超市、培训中心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壮大集体经济,打造了“红色旅游+干教培训”的复合型党性教育基地,构建了“三产融合+农林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改善人居环境,新建了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填埋场,完成了道路提升、公共厕所、生态绿化等工程建设,规范了公共空间利用,彻底消除了“脏乱差”现象;四是创新治理体制,以“五治融合”为抓手,探索了“说事堂”工作模式,实施积分制度,融合“有事拨”“代办事”等便民服务平台,形成了见贤思齐、学习模范、争做好人的良好乡村风尚。

    葡萄种植大户王绥兵兴奋地讲:“没想到在村里种葡萄还见到了总书记,总书记的到来给了我们更多的底气和信心,以后收入肯定越来越高,生活肯定越来越幸福。”下一步,郝家桥村将继续传承楷模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力争做城乡融合的典范、生态文明的标兵、产业驱动的表率、文化传承的榜样,以昂扬的姿态向乡村振兴的楷模奋力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郝家桥村从当年陕甘宁边区的“农村楷模”,到新时代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再到新征程上努力建成“乡村振兴楷模”……每一次奋进,都凝结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干部群众的苦干奉献精神,真正体现了“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委党校】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众号、学习时报

    中国小康|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审:王海珠 熊辉 刘信春 郑建华

    本网专家推荐:李伯祥(中关村人才协会全国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专业导师、中国(丽水)两山研究院特聘专家、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智库特约专家)

    1.jpg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报刊分会指导支持、中经总网旗下传媒及主流媒体联合矩阵(重点合作支持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中云经视、《中国小康》杂志、《祖国》杂志-祖国网、《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中国报道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矩阵宣传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

    中经总网 联合共建 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jpg

    财神到 3版 加红色背景 加二维码 加印章金色副本.jpg

    ■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 中经总网专家智库“智囊团”及重点合作机构

    ■ 中经总网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品牌峰会论坛活动

    ■ 合作推介|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 合作推介| 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简介

    ■ 合作推介| ASTIC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介绍

    ■ 合作推介| 世界物联网大会介绍

    ■ 合作推介| 中云工业园项目介绍

    ■ 合作推介| 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 合作推介| 赛柏蓝:医药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公司

    ■ 合作推介|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介绍

    ■ 合作推介| SPAC国际金融中心

    (网站声明:凡本网发布或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提供相应证据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