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进入9月,学生们迎来了新学年。教育部发布的“双减”政策无疑是家长们近期最关心的话题。要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特别对校外的学科培训进行严格治理,进一步规范“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双减”政策下,学生们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对此,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学琴,赤峰市妇女联合会原儿童工作部部长。在赤峰市妇联工作34年的她,一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做家庭教育研究,具有多年的儿童工作经验,多年做家庭教育的工作经历。请她来简单探讨当今“双减”政策下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陈学琴:“双减”政策之下,要培养优秀孩子,家庭教育要跟上。孩子的学习,主要还是靠孩子的内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新的时期,家长一定要密切家校联系,更新教育孩子观念,指导孩子合理用好在家时间,家长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在目前减负的大形势下,家长应从更高、更长远的角度,理性规划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双减”政策下,家长要做到: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用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情况、掌握孩子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不盲目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家长要给孩子更多选择。
二是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关注自己的孩子。学会倾听孩子心声,尝试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模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预留出陪伴孩子的时间,要有耐心地陪伴孩子。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从现在抓起。加强孩子学习能力,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看书阅读习惯——阅读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养成劳动的习惯——劳动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提升独立自理能力;“劳动”习惯的养成,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养成各种生活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从而,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各自发挥劳动教育主导作用,达到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好习惯成就好未来,通过各种习惯养成,孩子会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内动力也会更足,自信心更强。
四是有效管理课后时间,家长要引导孩子利用时间。家长可以通过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孩子在完成学校学习任务任务后,可以适当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设备,利用网络提升如获取收集信息、自学的能力。家长在这其中要注意加强引导、控制时间。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家长和社会均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真正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一定能显著减轻,教育质量一定能提高。
家长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文化修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培育、引导和影响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王京忠总编辑介绍《中国经济报道》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