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23

    遏制楼市过热苗头 “房住不炒”底线不容突破

    经济日报  2021-04-03 08:52  记者 亢 舒   浏览量:43597

    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过热苗头,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措施。有关部委进行调研督导、出台相关政策,行政、金融、土地等手段多管齐下遏制楼市过快上涨势头,传递出“房住不炒”底线不容突破的鲜明态度。同时,“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路线图逐渐清晰,各大城市正在行动起来,加大供给,切实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

    地方调控不断加码

    3月30日深夜,《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房地联动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发布,核心内容是“限售”,新房和二手房均需网签满5年方可交易,调控目标直指投资客。

    一段时间以来,西安楼市出现过热苗头。数据显示,2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7.4%,涨幅居70个大中城市前列;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9%。

    成都近期同样加强了房地产调控。3月22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从强化住宅用地供应管理、深化房价地价联动机制、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等7个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

    更能彰显当前房地产调控严厉程度的是个别地方房地产政策“一日游”。3月24日,南昌市发布了《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有的条款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要求不符。江西省政府约谈南昌市政府,责令其立即纠正。南昌市在第二天立即收回文件。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西省政府进行了视频会商,还派出了督导组赴南昌现场指导。这表明个别城市对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除上述城市,今年以来,上海、深圳、北京、杭州、无锡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楼市调控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累计超百次。

    众多城市调控不断升级的背后是此前热度持续攀升的市场行情。去年四季度以来,深圳、上海、杭州等一些热点城市房价涨幅明显扩大,成都、西安等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房价也明显上涨,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并有蔓延趋势。

    一系列调控政策及时出台,犹如给市场打了一针“镇静剂”,打掉了楼市松绑的传言,遏制了价格上涨的预期。

    综合政策频频出台

    从1月下旬至3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相继赴上海、深圳、北京、杭州、无锡、成都、西安等城市调研,要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保持房地产调控定力,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调研过后,相关热点城市都迅速出台了“打补丁”的调控政策。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说,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动摇,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三稳”的目标不会动摇,坚持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的力度不会减弱,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突出问题的决心十分坚决,未来将不断出台政策,确保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些城市的房价上涨,与“经营贷入楼市”有着密切关系。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银行推出低息经营贷,个别地方还对小微企业实施经营贷贴息,使得经营贷利率甚至低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部分经营贷却辗转进入楼市。

    在各地自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一段时间后,有关主管部门也终于出手。3月26日,银保监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央行联合发布通知,要求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信贷被视为楼市的“七寸”。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金融政策的审慎,有利于控制房地产这个当前金融系统中“最大的灰犀牛”。

    除行政手段、金融手段,土地政策近期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变。自然资源部正在推行土地出让“两集中”原则,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据报道,实施“两集中”原则的包括4个一线城市和18个二线城市。

    3月31日,北京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共推出30宗地块,并公告将于7月和11月进行另外两次土地集中供应。近期,陆续有多个城市开始发布集中供地信息。

    “两集中”有望在稳地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两集中”可以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营造更加公开透明环境,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同时,集中放量供地可以在社会上形成更大效应,体现出土地供应充足。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我国还将加强对几类重点住房的支持。

    “大城市房价高,租赁市场也存在着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租赁关系不稳定等问题,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比较突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要重视解决好这部分群体的住房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说。

    “要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王蒙徽说。

    王蒙徽介绍,保障性租赁住房包括公租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其中,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户籍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政策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

    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加快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比如,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等。

    同时,要支持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范围以面向户籍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常住人口。

    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王蒙徽表示,要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整顿规范租赁市场秩序,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认为,通过大力发展包括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在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和发展长租房市场,一方面可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另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大城市新市民,特别是青年人的住房突出问题。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目前热点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很难满足规模巨大且快速增长的新市民住房需求,建议切实扩大和加快新市民的住房供给,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和超大城市更需要加大供给力度。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