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36

    梁昱鉴赏瓷画——“青绿遵义” 与中国青绿画的传承之鉴

    中经总网  2025-02-05 10:34  卢国良   浏览量:126723

    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讯(卢国良):在艺术的广阔天地里,中国青绿画与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硕果,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梁昱鉴赏对于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 “青绿遵义” 与中国青绿画传承的鉴赏,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得以洞察它们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青绿画源远流长,自六朝开始崭露头角,经时间的沉淀与发展,至唐代二李确立了其基本创作特色,此后逐渐衍生出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等多种风格流派。南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便是青绿画中的经典之作。此画以绢为载体,运用青绿着色,画面纵 56.6、横 323.2 厘米,采用横卷的形式铺陈开来。画中重山叠嶂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尽显峥嵘,江河港汊水色荡漾,飞瀑如练高悬,鸣泉潺潺涌流,一派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山间长松翠柏、修竹疏柳与烂漫山花相互映衬,营造出清幽秀美的氛围。随着山势与地形的变化,僧寺、道观、楼台殿阁等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与自然景色相得益彰。画中还有渔父张网、梢公摇船等众多人物活动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其用笔精细却不繁杂,用色瑰丽却不浮躁,还融入了水墨皴法,兼具青绿山水的明丽与文人画的 “气韵”,将唐代的青绿山水画法推向了新的高度。

    1.jpg

    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则是利用高温颜色釉在瓷器上进行创作,借助高温窑变工艺,让釉料在高温下自然流动、融合、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画面效果。“青绿遵义” 作为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中的杰出代表,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价值。画家谢古道在创作 “青绿遵义” 时,巧妙地运用高温颜色釉窑变工艺,将遵义的山川风貌、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在色彩的运用上,既借鉴了中国青绿画中石青、石绿等经典色彩,展现出清新明丽的视觉感受,又通过高温窑变的特性,使色彩在瓷器表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质感。就如同在《江山秋色图》中,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壮丽的山河景色,“青绿遵义” 瓷画同样借助色彩和窑变效果,将遵义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技法传承方面,“青绿遵义” 瓷画传承了中国青绿画的细腻笔法和构图技巧。画家在瓷器表面精心布局,如同绘制青绿山水画一般,注重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使瓷画中的景物错落有致,富有空间感。同时,“青绿遵义” 瓷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它将陶瓷工艺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利用高温窑变的不可控性,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这种创新不仅拓展了绘画的表现形式,也为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2.jpg

    梁昱对 “青绿遵义” 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与中国青绿画传承的鉴赏,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两种艺术形式在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意义。中国青绿画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与审美,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独特的哲学思想。而 “青绿遵义” 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则在传承陶瓷文化的同时,通过与青绿画的融合与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它们共同激励着更多的艺术家去探索和传承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卢国良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