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道11月28日讯(王海燕)2021年11月2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隆重举办“共同富裕”政策解读会。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先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女士,联合国各驻华机构高级官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李建伟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分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战略合作办公室主任阎雨先生等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共同富裕”政策解读会,深度分析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进入中国第42年。四十余年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扶贫、能源、环保等领域与中国政府展开深度合作,为推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共同富裕”国策与联合国发展机构的使命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相关,深度解析该政策,有助于联合国驻华机构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化,进一步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会上,阎雨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中国商业管理哲学视角下的“共同富裕”》主旨演讲。他提出,共同富裕在不同文明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和认知。系统回顾共同富裕的文化渊源与发展脉络,此举显示出中央正以坚定的态度释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富裕的信号,是中国高层战略部署中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点。“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主动规划、主动实施的发展战略,也是跳出政权兴亡周期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力举措。
阎雨列举相关统计数据说明,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必然将面对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区域差距、社会保障差距等现实挑战,政策体系从国家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不同层面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推进社会福利全覆盖均等化。政策体系从试点到完善,辩证统一地实现了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政策体系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相互呼应、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勾勒出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变革愿景,对于调动各方共同推动议程落实,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共同富裕”政策是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实践与全面支持,对于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提出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土化进程中企业战略选择的问题,阎雨认为在共同富裕的政策下,企业需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实现更好的均衡,关键在于重视三次分配的作用,企业除了需要发展公益慈善,更应该顺应信息时代的变革,加速商业模式的迭代。企业将自身发展战略充分融入共同富裕的整体愿景,例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前瞻性探索,促进乡村经济增效、资助普惠教育共享、塑造创新生态体系,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共赢。每个企业都可以找到自身的定位。在落实共同富裕政策方面,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共同发力,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阎雨回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的问题,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联合国驻华机构见证了中国发生的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联合国机构是较早进入中国开展减贫项目的国际组织,减贫项目以产业开发为主。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扶贫和可持续发展方案”,旨在试验并推广综合性、参与式、可持续的扶贫方式,在促进经济增长,教育、卫生、社会保护、处理危机、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技术和项目支持,取得显著的积极影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内乡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的实践,就是一个典型的学术样本。
阎雨回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女士的问题,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多维度的目标体系,与共同富裕的政策内涵与远景目标是一致的。中国政府有承诺、重有举措。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可以围绕乡村振兴、社会发展、区域战略、减碳目标、能力建设、人员交流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增加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将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共同推动落实共同富裕愿景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会代表深切认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向阎雨颁发荣誉证书。本次解读会将共同富裕这一主题置于历史大背景深刻分析,分析“共同富裕”政策的历史逻辑、当代阐释和战略意蕴,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共同富裕的多层次内涵,洞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共同富裕的时代鸿篇!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者”,中国经济报道联合权威机构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京忠智库等,被誉为赋能经济“三驾马车”,媒体+商协会+智库联手发力,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
王京忠总编辑介绍《中国经济报道》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