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86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暑期社会实践:传承非遗文化, 守护文化根脉

    中经网  2023-07-10 21:46  闫晓亮 通讯员孙雪丽 陈婷   浏览量:168589

    中经网·中经在线特别报道(闫晓亮 通讯员黄盈盈 李琰 杨雁)2023年7月1日-3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椰乡宣讲团在指导老师孙雪丽和陈婷的带领下,赴海口市、白沙县等地开展“传承非遗文化,守护文化根脉”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白沙黎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黎族苗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沙地区的先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悠久的文物遗迹,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实践团队的调研成员们先后参观了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馆、展示馆,拜访了骨雕传承人符永安、陈玉根以及黎药传承人符文林等,了解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情况。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传统手工艺。黎族妇女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纤维和染料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大工艺类型构成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在絣染、双面绣和单面提花等方面呈现技艺的精湛性和民族特色。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口传身授方式在黎族妇女中世代相传。黎族妇女根据自身生活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必然发挥出自由的想象力,创造了黎锦织绣的艺术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了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还是区别黎族哈、杞、美孚、润、赛五大方言族系的重要标志,在民间信仰、节庆、婚嫁、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20世纪50年代,黎族妇女普遍掌握黎锦工艺,到70年代已不足一半,当代已不足千人,且大多年过七旬。掌握絣染技艺的不足百人,掌握双面绣技艺的不足十人。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大多年事已高,随着她们的相继谢世,人去技亡,黎锦工艺传承、记录、整理和研究已十分紧迫。再加上黎族地区属于贫困落后地区,缺乏保护遗产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经费。所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任重而道远。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年来,海南省相关社区和群体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行保护。

    在传承馆里,实践团队的调研成员们还发现,白沙非遗传承者将黎族织锦图案融入现代生活产品中,对传统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把黎族织锦图案印在充电宝、水壶、空气清新剂等产品上,使这些生活中的小物件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广受年轻人好评。 

    图片1.jpg

    黎族骨雕:民族密码,制作过程不易

    黎族骨器,是人类继木器、石器发明之后又一重要发明,是海南黎族人民智慧的见证,在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海南黎族地区保留不少原始文化,其中骨器制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白沙润方言等地至今保留着骨雕技艺。而在所有的骨雕中,白沙黎族骨簪最为精美,雕刻技术最为高超,所含的文化密码也极为丰富,其雕刻精致,图案精彩,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也蕴藏着黎族社会丰富文化内涵的宝贵实物资料。

    2015年,黎族骨雕技艺被列入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从那时起,白沙黎族骨簪便逐渐被世人所识。它身上错落有致的纹理,记录着白沙黎族同胞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常常出现在黎族姑娘的陪嫁、黎族同胞走亲访友或是黎族的喜庆节日中。2021年,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骨簪的制作工序十分繁琐,制作周期十分漫长,符永安师傅向实践团队的调研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骨簪的制作过程:首先,挑选到合适的牛骨,大锅熬煮骨头约6个小时,剔除牛骨里的杂质后晾晒三到四天,用砂纸将牛骨打磨光滑,方便之后的雕刻工序。其次,打磨光滑的牛骨用锋利的刻刀或凿子雕刻人头像及各类花纹图案。其中人脸纹占骨簪主体的三分之二,是纹饰的主体。最后,用一种称为“乌烟”的植物染色剂,涂在刻好的纹饰阴刻面上,再以融化的蜂蜡做封闭,形成黑、蓝、白相间的花纹图案。做好的骨簪系上流珠、铃铛、流苏作为装饰,根据佩戴者年龄的不同,可以改变骨簪上的装饰风格。

    图片2.jpg

    陈玉根师傅详细介绍了骨雕技艺当前的传承保护及发展现状,全海南目前仅有十二位黎族骨雕非遗文化传承人。白沙政府在保护及发展骨簪方面,多采用创办专门展览、博物馆参展和消博会的方式宣传。据陈师傅所言,展会一般一年举办一到两次,一次展会持续时间约三到四天,宣传次数远远不够。实践团队的调研队员们认为非遗传承人应加强与高校联合,研究骨簪创新的更多可能性;与相关电商企业合作,将骨簪从线下“搬”至线上,通过互联网宣传黎族骨雕非遗文化,能够更好的解决骨簪“走不出黎族,走不出海南”的困难。

     图片3.jpg

    黎族黎药:“国粹”精华,面临“失传”危机

    黎族传统医药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黎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有效疗法,总结了很多具有黎族特色的诊疗技术及养生保健方法,比较常见的有花梨流罐灸、草线灸、蜂疗法、黎药披药熏蒸等。除了疗法独特外,黎药资源还十分丰富,品种繁多。目前五指山地区植物药有500多种,动物药200多种,矿药100多种。黎药对治疗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效果突出,特别是在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内伤、外伤)、接骨、风湿、疟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一些疑难杂症领域也有较好临床效果,在黎族村寨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海南将黎族医药纳入非遗保护。“黎族医药”中的“骨伤疗法”和“蛇伤疗法”已入选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符文林:黎族,白沙县牙叉镇召傲村人,白沙县政协委员,从小跟随祖辈学习黎药,医术精湛,传承和发扬黎药,创办黎药诊所,为当地群众治疗不少疑难杂症。

    据符文林医生介绍,海南黎医黎药起步很早,声名日盛,但遗憾的是未形成产业,相比我国其他民族医学已经滞后。黎医的传承都靠言传身教的经验传授,不是系统的理论学习,难以取得行医执照。当传统黎族医药遇上现代医学,黎医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老黎医不能合法坐诊行医,不仅收入锐减,地位也下降,年轻人就更不愿意学习,导致传承人越来越少。与之相伴的是,热带雨林环境遭受破坏,珍稀黎族草药濒危。2017年3月,他在政协白沙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以药材基地为依托,开发销售黎药养生产品,提供休闲度假服务,展示黎药传统文化及用药方式,带动当地农户脱贫。此外,他成立了白沙黎族医药研究协会,吸纳民间黎药能人加入协会38人,为贫困农民医治感冒、颈椎病、皮肤病等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与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考察,感受白沙乡土风情,饱览药王山秀丽风光,打造白沙黎药文化养生旅游乐园,扩大黎药影响,促进黎药使用及推广。

    据了解,符文林医生是又红又专的红二代,他的父亲曾经在革命战争时期跟随冯白驹将军的部队为伤病员看病治病。符医生传承他父亲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不仅积极促进黎药使用及推广,还经常在节假日去做一些义诊,为那些有需要的人看病,帮他们擦药,疏通他们的经络,比如颈椎病、关节炎等,在义诊过程中都不收费。

     图片4.jpg

    通过参观考察,使同学们对白沙的黎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黎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活化石”,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不遗余力的传承和保护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守护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