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在一代代传承保护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鹿头镇,90后小伙姜在明,“身怀绝技”,会弹钢琴,会唱歌,还会做黄酒。姜在明的外公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鹿头黄酒第五代传承人,一生做黄酒做了60余年。而姜在明是第六代传承人。
非遗鹿头黄酒第五代传承人 魏兆合:鹿头黄酒是鹿头镇的一张名片,鹿头镇于2016年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序列,不少外地人专程开车到鹿头镇,就为了买当地酿造的黄酒。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水土、环境,造就了鹿头地封黄酒,延续了它的品质。当地人采用的原材料,除了当地产的糯米、小麦外,还加进了益母草、当归、青蒿、红花、陈皮等中药,特别是这里清澈洁净、永不枯竭、含有丰富矿物质的井水,使得它酒色橙黄,清亮透明,酒味甘醇,回味无穷,在全国黄酒行业独树一帜。
非遗鹿头黄酒第五代传承人 魏兆合:越来越多的人走了出去,去到大城市,留在老家继续酿黄酒的人也越来越少,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一辈,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家中,面对这种困境,姜在明做出了他的选择。
姜在明特别喜欢弹钢琴唱歌,上大学的时候,学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之后他一直想成为一名钢琴老师,在武汉开了一家钢琴培训班,但他的外公一直想让他回家传承黄酒的制作工艺。
非遗鹿头黄酒第六代传承人 姜在明:在学习酿酒的工作间隙,抽空练习钢琴,我最喜欢弹的是《梦中的婚礼》,后来我把钢琴搬到了工厂,或许是一直想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自己的梦想。
姜在明于2022年开通了抖音账号,视频记录了他一直以来的心路历程,他在视频中提到“一开始是不愿意的,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架不住家里长辈的催促,身负传承的义务,黄酒不能到自己这断了,就回来了,去学习酿酒手艺”。
非遗鹿头黄酒第六代传承人 姜在明:一个酿酒人,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可贵的品德。如今,作为第六代非遗传承人,我学会了酿酒技艺,成为新一代酒文化的传播者,我将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酿造出琼浆玉液,也酿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姜在明或许是很多年轻人的缩影,一边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一名钢琴老师,另一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对历史的传承,总要有人去做,我们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应当承担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理想结合起来”,姜在明的行动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将自己小我融入到国家大我之中。
信息来源:枣阳融媒、云上枣阳
中国经济报道(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作为枣阳市灵鹿酒业有限公司特邀支持媒体,将给予关注并长期跟踪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审:王海珠 熊辉 刘信春
本网企业家推荐:魏兆合(枣阳黄酒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襄阳市黄酒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枣阳市灵鹿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在明(枣阳市灵鹿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媒体+政企+智库】:汇聚行业机构优质资源 探索媒体品牌突破发展
■合作推介|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网站声明:凡本网发布或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提供相应证据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