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总网·中经在线讯:丁先长期坚持把学习书法当作是一种心性的历练、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通过学习书法理论、临池和创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感到身心快乐和生活充实。
一、有所追求
1962年,我出生在安徽阜阳西北偏僻的农村,父亲兄弟三人仅有小叔上过私塾,算是当时村里的文化人之一。每到春节前夕,左邻右舍喜欢让小叔帮他们写春联,以庆贺新春并祈福未来。有时小叔忙不过来,就让我这个已上小学的孩子写写小件。我虽然写得不好,大人为了鼓励却也夸上几句。从此,在我心里种下了爱好书法的种子。我认为青少年学习书法是需要家长老师多鼓励多赞美的。青少年学习书法,从大的方面讲,是使孩子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学、历史、古典诗词,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对民族认同的情怀;具体到个体来说,学书法不仅是掌握一种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刻苦的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通过对握笔和写字姿势的严格要求,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使孩子们锻炼得腰杆笔直、气宇轩昂,形成手眼脑的配合、心无旁鹜的状态,这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都有益处。
二、提高认知能力
书法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需要手眼协调,加强人的视觉、空间、认知等能力,对预防一些疾病有益。 锻炼身体:书法是需要手部肌肉协调运动的活动,适当练习书法可以帮助人保持手部灵活性,预防手部关节疾病。 丰富生活: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增加生活乐趣。 因此,适当练习书法是非常有益的,不仅可以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我有了一定书写基础,开始进行书法创作,书写自我,书写自己心中的美好思绪,把工作中、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我每每展纸濡墨,纵情挥洒,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有一种闲云野鹤、豁达酣畅的感觉。其间感觉到自己进步不大或没有进步,想放弃学习,但到第二天就又无法割舍,又重新浸淫其中,这种心志的追求引领我孜孜不倦地走到今天,我感到在书法上最大的收获就是使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了下来。
我深深地体味到要使自己的书法作品做到耐回味、有品位,还需要加强如下两方面的修养:一要博览群书增长学问。正如苏东坡所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要坚持学习书法的姊妹艺术,如学习绘画、篆刻、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知识,学识丰富,能够神乎其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人们常常称赞某某的书家作品有“韵味”、有“书卷气”,就是对其文学修养的书法作品不同于匠人作品的美誉。但作为一个书家如不能做到学识渊博,至少要掌握诗歌、绘画、篆刻、文字学等与书法艺术有直接关系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对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和品位太重要了。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积累。要向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学习,古人所谓“游历名山大川,归而发为文章”,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向社会生活、向大自然学习,可以开拓心胸,开阔眼界,受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启发,把所得所悟运用到书法创作上,提高书艺水平和品位。古代书家,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王羲之,见鹅浮于水上,用掌划水前进,而悟出道理使书艺大进;又如张旭,见担夫争道以及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再如:黄山谷,说他自己:“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等等,这些事例,咋看起来好像不着边际,有些玄乎,实际上是有它一定道理的。物有物理,书有书理,而物理与书理之间,往往有相通之处。生活阅历丰富,见识广了,对事物的各种现象感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运用到书法创作上,就可能融会贯通。因此,一个书家要多游历、多参观、多访问,向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学习。
三、如何处理书法和工作的关系
中青年应以工作为重,工作之余的时间用在书法上,让自己有所心系、有所爱好、有所追求,使自己不至于像断线的风筝,在空中摇摆。在处理工作与书法爱好的关系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书法学习和创作实践。我认为书法是一项技能,学识它的目的,一是陶冶自己、愉悦自己,二是要充分发挥它的功用,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本人曾从事水利志编辑、水利人事管理到水利科技管理的具体工作,对待每项本职工作做到努力钻研业务、认真学习,各项工作尽力做到精益求精,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在工作中坚持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出工作成绩。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学习书法。为使书法学习实践有一个好的交流平台,参加了省内的一些书画协会组织,积极参加各项书法展览和交流活动。在参加协会活动中,结交了一大批有书画特长的领导和朋友,受他们启发和帮助,我在书法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自己的视野逐渐宽阔,知识不断丰富,心灵也得到不断洗礼和快乐。我非常珍惜参加协会的组织活动,同时也不想影响单位工作,努力处理好工作与书法活动的矛盾。当有关活动与工作有冲突时,根据具体情况,或向单位请假或向协会领导说明情况,努力做到工作与活动两不误,有时难以兼得,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一些工作,但也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谅解。为此,我真心感谢单位和协会的领导、同事和同道,没有他们的支持和爱护,我不可能在书法爱好方面走得很远。
丁先艺术简介
丁先、1962年出生于安徽阜阳。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直书画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利书协理事。以王羲之、赵子昂、李北海法帖和《张猛龙碑》、《孙过庭书谱》等为临池范本,长期临写。力求点划清楚到位,实笔与虚笔分开;线条圆润生动,扎实有力;结体平正中求变化;章法自然、大气。勇于实践,不断完善,追求品位,雅俗共赏。书法作品曾获安徽省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铜奖,全国水利艺术节书法展览二、三等奖,全国后勤书画大展一等奖,被《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登,收入《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书画集》、《爱国诗词书法集》、《安徽当代书法集》、《安徽书法晋京展作品集》、《美哉安徽(历史名人咏安徽书画作品集)》、《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曾为《大禹传人》、《千秋伟业》题写书名。有文学作品发表于《安徽经济报》、《安徽水报》、《水利天地》、《安徽日报》、《中国水利报》、《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