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96

    文谈| 中秋夜思

    中经总网  2023-09-25 22:14     浏览量:151226

    中经网中经在线 开放型融媒体综合赋能平台 新闻顶部图副本.jpg中秋夜思2.jpg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邢晨声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中秋要来了!”

    提起这个话题,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们想到的都是古人所想、所说的。

    对中秋节最美好的记忆,也是小时候,在乡居小院中,跟着姥姥懵懵懂懂地对月磕头、呆呆地凝视着那一轮神秘的月亮,尽情挥洒着无知的想象。耳际一丝丝秋风,一声声蛙鸣,和在月光下袅袅而升的缕缕香烟,带走了我无序的神往。

    现在自己也早过“中秋”,中秋节的本意和文化外延和在我们生活中的深层渗透,在无情的岁月浸润下,早已沉淀成了几个生硬的概念和渐渐走下神坛的月饼。那一轮最能勾起思乡与怀旧情怀的的明月,也因文化的淡漠和大气的污染,似乎也在我们的视野中渐行渐远。

    中秋节是我们传统节日里文化承载力最强,有着具体指向物的民俗节日。

    月,是主题,也是话题;是自然,也是文化;是历史也是现实。一个中秋节在古人眼里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月,空间产物,由来已久;中秋,时间节点,由来已久,都是自然的存在。中秋节,作为农耕文化的积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物,当然也有诞生和存在的理由,有着演变完善的轨迹。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本源于占卜与祭祀,后来延展到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实际上,我们对月的崇拜远高于对日的向往。在古代物候历法上,月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启迪和导引了我们的先祖对自然规律的有序认识,于是才把一年划为十二个节令周期,每个周期叫做“月”。才会诞生农耕文化,才有了信仰、禁忌和年节的习俗。

    这些习俗在古代成为农业生产以序而作、应时而动的标志性指令。对中原地区而言,八月十五,正是农业收获成熟的时节,人们对此所寄托的情感自然是深厚而多元的。就我们当地土语的称谓上都可以看出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本土俗语叫月为“月爷爷”,而称日叫“阳婆婆”。

    自然的节律是以月为中心展开的,也是以月为核心调整和计算的。人们对月的崇拜和向往以致准确的把握,才有了完美的心态和温馨的月亮文化。中秋是月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民俗核心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民俗的每一个节日,都因地域和文化传承的因素,有特定的饮食习俗。月饼,圆润而甜蜜,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团圆和甜蜜成了期盼丰收、家人团圆的象征。

    在今天,很多繁文缛节的礼仪东西都逝去了,关于月亮的美好神话也因为科学探索对月亮的了解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好在中秋节依然活着,那轮明月依然不老。在这个简单的岁时节令身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还是该对着明月,梳理古往今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静下心来寻找神话的悠远,诗情的浪漫和飞天的梦想。科学解释了太多的谜团,也开启了自然和文化神秘的疆域,但也许是科学对事物的具体解释局限了人们的思维,我们今天总是缺少一种激情,没有了古人的浪漫和海阔天空的想象,于是我们总是感觉无聊,感觉很累。

    中秋节又将如约而至,我们大概又是忙着挤车、送礼、购物、接电话、发短信、吃喝、收拾家务,忙那些永远无头无尾的事情。我想还是在静夜时刻脱下疲惫的战袍,走出自我,仰天极目,看看那轮阅尽千古的明月,让心灵的尘埃落定,品味朱自清“荷塘月色”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意境,把中秋当做一座带着美好向往的驿站。

    不负此夜,不负明月,给你、我的启迪会更多更实在。苏轼的绝句足可以让我们浮躁的心态沉静下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享受生活其实就是享受心态,而无论再忙再累,再烦再恼,只要仰望天空,那轮明月会让你清澈起来,因为暗夜的光明才有光明的意义,它只穿透心底。

    让我们都能在这一天的夜晚,对月发呆,品味甜蜜!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审:王海珠 熊辉 刘信春

    专家推荐:邢晨声(知名文化学者、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绿色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重点项目推广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组成员。博整国际康养文旅论坛、博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执行主席。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特约研究员。)

    重点项目库和专家智囊团 另一张背景图.jpg

    中经简介 电脑大屏单张 背景图 中经网中经在线 留三个二维码 另一个背景图.jpg

    中经联合各大友情媒体单位 另一张背景图蓝色.jpg

    ■【手机竖版】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中经专家智库】专家智库“智囊团”重点合作机构

    ■【中经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活动品牌赞助合作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媒体+政企+智库】:汇聚行业机构优质资源 探索媒体品牌突破发展

    (网站声明:凡本网发布或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提供相应证据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