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97

    春天到黄山写生记实

    中国经济报道  2022-04-04 21:24  良雨   浏览量:149215

    中国经济报道讯 窑变泼彩黄山,可谓当今瓷界传承创新的艺术瑰宝,山水之杰作。

    大地沐浴春风,黄山从冬眠中复苏,群山渐渐披上绿装。

    A.jpg

    初春,国家一级美术师、景德镇瓷画非遗传承人谢古道,收拾行囊,带上速写本,驱车近百公里,又一次深入黄山采风。

    大美黄山对谢古道并不陌生,屡屡登山写生,时间或长或短,不少山峰沟壑,春绿秋黄的花木,都熟知他的身影;崎岖险峻的山路上,更是留有这位青年艺术家的一串串脚印……。

    B.jpg

    画家每次深入黄山采风写生,都能从黄山一草一木中获取灵性,通过一次次体悟,从不同视角观察审视山脉、峰峦、奇石、怪松、风云变幻,真切把握黄山的脉搏和气息。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窑变陶瓷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从黄山那里吸取营养,提高山水国画的创作的技巧,并上升到泼墨泼彩瓷画上的欲火重生。谢古道通过黄山写生,特别是水墨速写,年轻老道的艺术名家更多的是强调对黄山以线造型,注重山石松木结构的刻画,然后用水墨泼彩皴染交融,再通过高温窑变的凤凰涅槃,偶得在瓷上产生举世无双的窑变艺术特效。

    C.jpg

    古往今来,黄山是山水画家最好的天然摹写范本和画稿,明末清初山水画流派之一,代表画家为梅清、原济(石涛)、弘仁(渐江)。三人画风各异,而都以描绘黄山的峰峦烟云之变化著称,故称“黄山派”。世人称:“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形,弘仁得黄山之质。

    G.jpg

    因防控疫情之需,山下重重扫码检查,本想早起上山的计划被拖延。

    我们乘前山的玉屏索道上山,来到迎松树旁,已是上午九点多钟。

    D.jpg

    耀眼的阳光斜照着这棵有着800多年树龄的古松,翠绿的松针随风舞动,透过遒劲的枝杆,背后的莲花峰依然白雪皑皑。画家谢古道环顾四周,从容的铺开速写本,神情专注的投入创作中。

    “妹妹登山为哪桩?为寻哥哥么上玉屏。牵动妹妹么心儿尖呢,迎客松下情意绵。”一阵优雅悦耳,情意绵绵的歌声随风飘扬。

    E.jpg

    白象石下,一位身穿苗族盛装的姑娘,或许登山累了,倚石而憩,与情郎对唱山歌;游客的目光寻觅着歌声而去,更多投来了赞许的眼神,正在迎客松旁忙禄的直播客,迅速调转目标,长枪短炮急速聚焦,山歌女神长相动人歌声更是甜美,瞬间圈粉千万,成为直播最火曝的“网红”。

    F.jpg

    天色蔚蓝蔚蓝,洁白的云朵闲散的在空中悠然飘逸,更增添了悠扬情歌中的绵绵情意。

    或许歌声过于优美,景色醉人着迷。沉浸在诗情画意中的艺术家谢古道身心愉悦,画笔线走龙蛇,一脸倦气倾刻烟消云散。

    微微春风卷起速写本的纸角,轻轻抚慰刚刚创作成形的黄山沟壑,画面上深浅长短不一的炭灰线条画痕,似乎被优美的歌声所唤醒,时不时的舞动起来,为情翩迁。

    H.jpg

    写生是山水画家最有效的艺术升华。不同的季节,梁昱鉴赏公司都会安排艺术家谢古道到黄山写生,其创作成果更是收获满满;泼墨泼彩窑变大美黄山,唯美山水是其创作的源泉,真真切切来自黄山的绿水青山。

    艺术家笔下的绿水青山,胜似金山银山。大美黄山,如此钟灵毓秀,是对伟大时代最好的褒奖。

    R.jpg

    有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美丽至极,更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黑客游览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传说、书画、文学、遗存、名人“五胜”。

    小3.jpg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唐代诗人李白诗句至今仍在传诵。美丽神奇的黄山山水孕育了“新安画派”和“黄山画派”。当代艺术大师张大千、刘海粟创新的泼墨泼彩画法写黄山,可谓是世界画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相信不久的将来,谢古道创作的“梁昱鉴赏”泼墨泼彩黄山精品窑变瓷画,一定会成为继张大千、刘海粟泼墨泼彩国画后,瓷上泼彩窑变创新的又一座艺术丰碑。

    良雨 文/摄

    来源:中国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