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分享| 网站地图


  • 1

    【新闻培训】媒体人破局:以“多面手”之姿迎接融媒体时代

    中经总网  2025-02-14 18:29     浏览量:188533

    中经 头部图片 报道中国影响时间 融合发展共创未来 加版权副本.jpg

    文/ 姚赣南

    【本文提要】:本文作者读人民日报原记者部主任商恺老师的著作,结合当今融媒体时代的特点,提出记者和通讯员应当掌握“十八般武艺”,成为新闻行业的“多面手”,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发有为。

    在我读新闻研究生时,受到老师商恺的许多教诲。商老师当时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后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1993年商恺老师出过一本书《致青年记者60封信》。书中有一封信的标题是“学会运用十八般武艺”。

    他指出:“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就要学会掌握包括新闻在内的‘十八般武艺’,做一个‘多面手。’”他提出的“十八般武艺”包括消息、通讯、新闻评论、杂文、散文、报告文学,摄影、编辑工作等。

    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他的教诲如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互联网畅行信息爆炸的融媒体时代,通讯员和记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传媒世界中脱颖而出,仅仅掌握单一的技能已远远不够,必须学会“十八般武艺”,成为全能型的传媒人才。

    “十八般武艺”有哪些内容

    写消息,是通讯员和记者的基本功,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写消息要写好导语,一般使用倒金字塔写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迅速传递关键信息,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事件的核心。

    然而,学会写消息只是起点。通讯的撰写,则需要更深入地挖掘故事背后的细节、情感和人物,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事件的全貌。把各种类型的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特写、专访、采访札记、小故事)都熟练掌握,得下苦功夫。

    评论,是观点的输出,是对事物的深度剖析和独到见解。一篇好的评论,能够引导舆论,激发思考,展现通讯员和记者的思想深度和敏锐洞察力。学习写作评论,很有必要。

    杂文,以犀利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散文,则要求用优美的文字抒发情感,传递人文关怀。报告文学,更是将真实与文学相结合,通过深入调研和生动描写,展现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物的命运。

    以上这些文字创作必须多写多练,方能进步。另外,编辑工作也是必备技能。懂得筛选、整合信息,改正病句,优化排版,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还有,摄影和录像技术,能够用视觉语言讲述故事,可以为报道增添直观的冲击力。

    随着媒体融合的到来,短视频的兴起更是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学会制作短视频,把握节奏、运用特效,在短短几分钟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通讯员和记者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一步。

    AI技术的发展不容忽视。学会运用AI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辅助创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如何加大训练筑牢根基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记者和通讯员应当加大训练强度以筑牢根基。

    在新闻写作中可以采取分层训练,一是每周在消息写作中熟练完成3种不同场景稿件(突发事件/政策解读/社会热点),强制300字内表达核心要素;二是每半个月轮换撰写特稿(深度场景描写)、评论(观点论证)、专访(人物侧写);三是每月用思维导图拆解10篇获奖作品,分析其获奖原因。这样做,写消息、通讯和评论可飞快进步。

    在摄影方面,除熟练使用相机外,还可加强手机摄影特训,强制关闭自动模式,掌握手动对焦、曝光补偿,学会九宫格等构图方式进行主题拍摄,善于运用光影对比与动态捕捉。学会用剪映完成30秒新闻快剪。

    短视频要建立模块化生产线,以实现快速成片。努力学习产品开发,从单事件产出消息稿(文字)、图解说(信息图)、vlog(现场音画)、AI播报(语音合成)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此外,有兴趣者还可以学习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于真实世界,使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叠加在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中同时存在。当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眼镜等设备查看现实场景时,能够看到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相融合的效果。比如在报道一个文化古迹时,用户用手机扫描古迹的图片或现场,手机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关于该古迹的历史背景、相关故事、建筑特点等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从而丰富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通讯员和记者要学会“十八般武艺”,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边界。成为一专多能的人,就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站稳脚跟,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信息的传递者、时代的记录者、思考者和推动者。

    来源:华文融媒云

    【作者简介】

    9be691c88a2bd0bce25a0308a243a21.jpg

    姚赣南,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硕士论文答辩委员、新闻培训授课老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专著有《全媒体时代宣传干部新闻采编实务手册》《采编实用技巧88讲》《新闻采写70问》等。

    中经总网 世界品牌研究院 竖版 品牌展播 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jpg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世界品牌研究院

    世界品牌研究(工作)办公室

    (备案编码:11010910200873)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总监制:熊辉

    编辑:郑建华 刘信春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全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报道):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祖国》杂志-祖国网、《中国企业报》、《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人民政协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报道网、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旗下拥有商标:中经总®网、中经三驾马车®;及版权: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世界品牌办公室©、世界品牌智库©、世界品牌盛典©、世界品牌之夜©、向世界推介·中国品牌©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中经总网 联合共建 三驾马车超级资源综合赋能平台.jpg

    财神到 3版 加红色背景 加二维码 加印章金色副本.jpg

    ■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各项业务及项目介绍

    ■ 中经总网【内部简报】-组织专家企业家考察团走进企业交流合作

    ■世界品牌研究院 简介

    ■ 中经总网专家智库“智囊团”及重点合作机构

    ■ 中经总网联合推介国内国际大型品牌峰会论坛活动

    ■ 合作推介| 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 合作推介| 世界酒店联盟WHA简介

    ■ 合作推介|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介

    ■ 合作推介| 博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简介

    ■ 合作推介| 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简介

    ■ 合作推介| ASTIC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介绍

    ■ 合作推介| 世界物联网大会介绍

    ■ 合作推介| 中云工业园项目介绍

    ■ 合作推介| 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 合作推介| 赛柏蓝:医药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公司

    ■ 合作推介|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介绍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中经总网》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王海珠】
  • 手机扫码 继续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