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字应放在哪儿?
文/ 刘国昌
【本文提要】:
文章由一个“原”字放在哪儿,联想到一些提法的书写问题,强调这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文章例举了3个方面容易出错:即涉及机关、部门、职务名称方面:涉及港澳台报道方面:涉及描述人物方面等。
如何正确书写各种提法呢?文章指出两点:一是高度重视,身体力行;二是认真学习,掌握精要。
今天谈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这个“原”字应放在哪儿?
一、两个例句说明了什么?
例1:文化部原部长王蒙
例2: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
以上两例都把这个“原”字用错了!
错在哪儿?
例1应是:原文化部长王蒙。“原”字应放在文化部前面,因为文化部现在不存在了,已改成文化和旅游部。如果再用文化部,就必须在文化部前面加一个“原”字。
例2应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原”字放在总编辑前面,因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现在还在,谓之“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不对的。
一个“原”字放在哪儿?原来有那么多的名堂!稍不注意就会放错了地方,闹出笑话。
二、书写中的一些毛病不可小视。
从一个“原”字的用法,使人联想到写稿时一些提法的书写问题。
写稿子离不开一些提法,这些提法用得准、用得好,可以使稿子生色。反之,如果用得不对、不妥,就会让人质疑,乃至批评。
哪些方面的提法容易出错呢?
1.涉及机关、部门、职务名称方面:
有的稿子写“XX省人大主任、XX市人大主任”,这是不对的。不能漏掉“常委会”3个字,全称应是“XX省人大常委会主任、XX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有的稿子写“全国政协第十一次五届会议”,把“届”“次”搞错了。应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有的写“XXX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直接写“XXX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即可。
还有的旅游稿子写“文化与旅游部”,不对。应是“文化和旅游部”。
2.涉及港澳台报道方面:
在这方面的写法要十分谨慎。稍不注意就会酿出差错:
例:“他们走访了港澳台和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这句话存在毛病,应改成“他们走访了美欧日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因为港澳台地区不能与其他国家并提。
3.涉及描述人物方面:
描述先进人物时容易“过度”:
例:“张专家今年80多岁了,时时还关心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他把自己的毕生力量贡献给了祖国。”
人还在世,怎么能说“毕生”呢!
三、如何做到准确、规范?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行文时如何正确书写各种提法,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务必要慎之又慎。
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身体力行。
现在有些记者在这方面之所以常出错,其原因之一就是思想上重视不够。有些人觉得这是“小事”“有领导和校对把关呢”。这是不对的。
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固然要看主题、立意如何,同时也要看包括各种提法在内的行文是否规范、准确。如果文章的立意不错,但文中的提法写得不规范、不准确,那怎么能算是合格的文章呢?
应该认识到,正确书写各种提法,绝不仅仅是个文字问题,而是关系到如何正确表述、充分发挥文章作用的大问题。古往今来一切有为的作者,哪一个不是在这方面精雕细刻?“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为一个字尚且如此,何况是对一些重要的提法!因此说,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2.认真学习,掌握精要。
对于一些重要提法,认真学习是第一位的。只有认真学习了,才能在写作时运用自如,准确到位。时下有些人疏于这方面的学习,总想到时翻翻查查就行了,殊不知“临时抱佛脚”往往会误事。
当然,我们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去背,但对于常用的一些提法要经常翻阅,特别是对自己负责报道领域相关的提法要烂熟于心,力求做到“记得住,问不倒,用得对”。
人民日报有一些老编辑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他们勤于收集,坚持学习,力求将之与自己的笔头融为一体,把文章写得精准到位。
现在这方面的工具书不少,有的单位还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供大家参阅,这是坚持学习的好条件。我们要养成“经常查阅”的良好习惯,将有关知识日积月累,逐步掌握在手。
小结语:
由一个“原”字放在哪儿,联想到一些提法的书写问题,看来这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这是我们把文章写好的一个基本功,也是衡量一个媒体人新闻素质高低的硬杠杠。
考新闻研究生曾有一个“基础知识”的考试,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考核考生对一些重要提法的掌握运用情况。为何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愿大家在这方面多下苦功,把自己的本领大为提升。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来源:华文融媒云
作者简介
刘国昌,新中国同龄人,光荣在党50年。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智库特邀专家。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75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在评论部笔耕10年;1985年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历任海外版《言论专访版》副主编,教科文部副主任、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等职。并担任北京杂文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培训网授课导师。曾担任中宣部新闻阅评员,人民网、环球网评论员等。
出版著作有:《飞絮濛濛——短论随笔集》《人海浪花——专访特写集》《报纸编辑学讲义》《世象评说》《京腔京韵》《养心之道》等书籍。
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熊辉
编辑:刘信春 郑建华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全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祖国》杂志-祖国网、《中国企业报》、《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人民政协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报道网、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旗下拥有商标:中经总®网、中经三驾马车®;及版权:中经总网©、中城环球©、中经智谷©、世界品牌研究院©、世界品牌©、世界品牌智库©、世界品牌盛典©、世界品牌之夜©、向世界推介·中国品牌©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