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稿子写得形神兼备?
文/ 刘国昌
【本文提要】:
本文就写文章如何做到形神兼备做了探讨。
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神,讲的是内核(精气神韵).
形是躯体,神是灵魂。
形与神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形反映着神,神寓存于形之中;如无形,神也就无法存在。正是:“形”之不在,“神”将焉附?
本文结合生动实例,说明“形”的特点:一是典型性,二是生动性。并强调,在选“形”上要多下些功夫,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的“形”。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
艺术作品讲究形神兼备,写文章同样也讲究形神兼备。那么,如何理解形神兼备?写文章时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今天我们就此探讨一番。
一、形神兼备的本意是什么?
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神,讲的是内核(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
形与神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形反映着神,神寓存于形之中;如无形,神也就无法存在。正是:“形”之不在,“神”将焉附?
二、文章的形神兼备啥样?
“形”,具体表现为动作、现象、事情等。我们写文章要找到“形”,这些“形”有哪些特点呢?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
1965年1月间,我国对印度尼西亚宣布退出联合国一事表示声援,在政府声明中写道:“有人说联合国老虎屁股摸不得!苏加诺总统就是摸了这个老虎屁股......”
这句话是毛主席加上的,当时乔冠华看后十分兴奋地说:“主席加的话,妙就妙在这个‘形’上!‘形’之不存,‘神’将焉附?”
例2:
有一次乔冠华写篇评论,他冥思苦想仔细琢磨一个有“形”的提法。忽然间,他得意地大喊:“有了!有了!美国佬把手伸到蒋介石的破裤兜里!”通过这个有“形”的提法,来说明老蒋靠不住,美国人利用他反华的图谋一定会落空。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严肃的评论中巧妙地运用“形”,就能起到“传神”的作用,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3:
在评论中抓有“形”,在通讯写作中更可以把“形”运用到极致。
在今年“中国警察节”,人民日报做了一组基层民警报道,其中《46把钥匙,“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一文,开篇的场景描写就很有特点:
“叮叮当当”,听声音,就知道老马出现了。
老马名叫马怀龙,是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腰间总是挂着46把钥匙,步履匆匆间,钥匙碰撞发出阵阵清脆声响。
钥匙多、步速快,为啥?后文随即介绍,这是孤寡老人、残障居民家的钥匙,背后是对老马的信任;社区居民2万多,步履匆匆背后是老马的工作节奏和为民情怀。记者抓住“钥匙”这个老马身上典型的细节和特点,一个小片段,写出了悬念感和故事感,也让爱岗爱民的基层民警形象丰满生动。
三、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首先,要找到“形”。
这些“形”具有哪些特点?
1.典型性。
“形”(实例)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只有那些典型的“形”(实例),才能反映出“神”。因此,我们找“形”一定要注意寻找哪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形”(实例)。
2.生动性。
找“形”,还要注意其生动性。
如:
“有人说联合国老虎屁股摸不得!苏加诺总统就是摸了这个老虎屁股......”
美国佬把手伸到蒋介石的破裤兜里!
“叮叮当当”,听声音,就知道老马出现了。老马名叫马怀龙,是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腰间总是挂着46把钥匙,步履匆匆间,钥匙碰撞发出阵阵清脆声响。
有篇谈文化继承的文章写道:在对传统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舍弃旧的内容,保留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一概否定,“在倒洗澡水时连同盆中的婴孩一块倒掉”。
这些“形”很生动,在这些生动的“形”中,其神韵也显露出来了。
3.找“形”与“找例子”的联系与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您说得找“形”,也就是“找例子”吧!
也可以这样说,但不全面。找“形”与“找例子”,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实际生活的实例。但找“形”的要求更搞一些,它要具备“形”的形态、内涵等,要有能反映“神”的基础。
小结语
人们阅读时喜欢看那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情节和实例,那么我们写文章时也应这样做。
“文以意为主”,但这些“意”,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体现;由“意”所形成的“神”,也要通过具体的“形”来体现。有鉴于此,我们在选“形”上要多下些功夫,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的“形”。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来源:华文融媒云
作者简介
刘国昌,新中国同龄人,光荣在党50年。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智库特邀专家。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75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在评论部笔耕10年;1985年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历任海外版《言论专访版》副主编,教科文部副主任、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等职。并担任北京杂文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培训网授课导师。曾担任中宣部新闻阅评员,人民网、环球网评论员等。
出版著作有:《飞絮濛濛——短论随笔集》《人海浪花——专访特写集》《报纸编辑学讲义》《世象评说》《京腔京韵》《养心之道》等书籍。
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熊辉
编辑:刘信春 郑建华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融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中云经视、《祖国》杂志-祖国网、《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中国报道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矩阵宣传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旗下拥有商标:中经总®网、中经三驾马车®;及版权:中经总网©、中城环球©、中经智谷©、世界品牌研究院©、世界品牌©、世界品牌智库©、世界品牌之夜©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