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标题有4个特点,你了解吗?
文/ 刘国昌
【文章提要】:
与传统媒体的标题相比较,新媒体标题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4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标题一行化;二是实题新鲜化;三是生动故事化;四是诗意入题化。
文章强调,新媒体标题特点的出现,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正确的应对之策是,适应它、熟悉它、完善它,使之做得更好更精彩。
日前在一次标题制作研讨会上,一位新媒体主编说,我们不主张使用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我们做题有时甚至一句抓人的大白话就可以。
乍听这话觉得有点简单,但细琢磨却是道出了新媒体做题的一个真谛。因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标题出现了很大变化。这些标题独具一格,别有风采,值得研讨一番。
一、新媒体标题的四大特点
笔者在梳理研究中总结出新媒体的4个特点,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个特点:标题一行化。
大家知道传统媒体做题比较讲究,结构上有“肩题-主题”、“主题-副题”和“肩题-主题-副题”之分;主题的字数不要超过11个字;形式上有虚实的区别......现在纸媒上大都在使用这些做法。
然新媒体由于屏幕的限制,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做题,于是“一行标题”应运而生,且有方兴未艾之势。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对比来看看两者的区别:
传统媒体的标题:
阔别多年的“夫妻老婆店”终于盼来了(肩题)
有客半夜至窗口送方便(主题)
本市家庭承包烟杂小店正以多种形式发展(副题)
注:这个标题是“三题连用”,肩题、主题、副题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从版面上看,这道标题完整、丰满。
新媒体标题是如何做得呢?
“夫妻老婆店”终于盼来了!
注:这是典型的“一句话标题”,且口语化,给人印象深刻。
现在网上的标题大都是“一句话、一行题”:
如光明网“先行区建设风正一帆悬”,央视网的“今年上半年物流持续回复结构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标题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在新媒体中,还有的采用提问的形式做题,也很吸引人:
什么是底层逻辑?什么是顶层思维?
遇有这两个问题的读者一见此题,必然就会去看看全文、寻找回答。
第二个特点:实题新鲜化。
标题起着吸人眼球的作用,因而新媒体做题是“怎么吸人怎么来”。具体说就是做实题、力求新鲜,最大限度传递新闻信息。
比如:杭州:百姓可以天天逛市属博物馆
再如:李双菲:“最小的个头,抢下最多的篮板”
还如:2021年3月21日,国家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新华社官微报道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事迹时,以《我是她的手,她是我的脚》为题,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因为这个标题既催人泪下更催人奋进。
注:这些标题做的都是实题,且字数少、生动新鲜、信息量大,体现了新媒体标题的特点。
第三个特点:生动故事化。
标题贵在简洁,但有时候也可以“叙事口吻讲故事”的手法来吸引读者。
请看下面的标题:
朝鲜阅兵亮出罕见新装备,韩媒很惊讶:这是哪来的?
——《环球网资讯》(7月31日)
注:这个标题是叙事口吻,同时还抛出一个悬念:这些新装备是哪来的?吸人眼球的程度颇高。不少人看了这个标题后很快就看全文一探究竟。
再看一个标题:
怪不得饭店的凉拌洋葱那么好吃,原来诀窍在这里,几分钟就学会
注:这是常见的标题形式,虽然字数有点多,但内容有吸引力。
第四个特点:诗意入题化。
看了以上标题,也许有人会觉得,新媒体标题简单、直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媒体标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吸引人、给人提供更多的信息。为此,有关编辑想尽办法尽量把标题做得精彩。可以说,这些编辑框框很少,只要有利于吸引人,哪种方法都可以使用,比如让标题富有诗意就是一典型事例。
在清明节相关报道中多次运用诗意标题出现,如,人民日报微信《记得,是最好的思念》,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春天很美只是想你》,新华社微信《要是你们还在,那该多好……》,央视新闻微信《梨花风起,思念随风化雨》等等。这些稿子因用了诗意标题,阅读量超10万次之多。
二、对新媒体标题特点的两点思考
面对新媒体标题的特点,人们大都持欢迎、赞赏的态度,但也有些人则在观望、迟疑。这很正常,对任何事物都得有一个思考认知的过程。
具体如何做呢?以下两点思考值得注意:
1、妥善应对。新媒体标题的特点的出现,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正确的应对之策是,适应它、熟悉它、完善它,使之做得更好更精彩。而不应采取排斥态度,泼冷水、说风凉话。
2、做好融合。传统媒体标题和新媒体标题,是新闻标题的两种不同的形态。两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我们既要看到区别也要看到联系,并将传统媒体做题的经验转化在新媒体做题实践中。
当然,做新媒体的标题不能简单照搬“三题连用”的做题法,但讲究“拎点上题”“题文一致”“字少意多”“富有文采”等要求,还是应该做到的。因为这是做题的基本要求、基本规则。
至于“标题党”,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要坚决反对和杜绝的。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来源:华文融媒云
作者简介
刘国昌,新中国同龄人,光荣在党50年。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中经总网·中经在线智库特邀专家。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75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在评论部笔耕10年;1985年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历任海外版《言论专访版》副主编,教科文部副主任、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等职。并担任北京杂文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培训网授课导师。曾担任中宣部新闻阅评员,人民网、环球网评论员等。
出版著作有:《飞絮濛濛——短论随笔集》《人海浪花——专访特写集》《报纸编辑学讲义》《世象评说》《京腔京韵》《养心之道》等书籍。
中经总网/世界品牌研究院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总编审:王海珠 熊辉
编辑:刘信春 郑建华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融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中云经视、《祖国》杂志-祖国网、《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中国报道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矩阵宣传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旗下拥有商标:中经总®网、中经三驾马车®;及版权:中经总网©、中城环球©、中经智谷©、世界品牌研究院©、世界品牌©、世界品牌智库©、世界品牌之夜©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