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冰点”人物的报道
文/ 姚赣南
【本文提要】:本文提及的“冰点”人物,是相对于“热点”人物而言的,指的是那些普通的小人物,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有着怎样的遭遇?这是值得关注与报道的。近年来,不少媒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值得称赞。如何进一步做好“冰点”人物的报道,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记者和通讯员在进行人物报道时,除了要关注领导干部、科学家、教师、劳模、明星等人物外,还要努力关注“冰点”人物和小人物。这里所说的“冰点”人物,是相对于“热点”人物而言的,指的是普通底层民众。做好对他们的报道,效果好,意义大。
“冰点”人物报道逐渐增多
“冰点”人物和小人物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有的可能还面临贫困、失业、教育不足、健康问题等多种挑战。
近年来,有关反映农民工、拾荒者、环卫工人、高楼清洁工、外卖小哥、独居老人、流动商贩、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失业者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媒体还开辟了凡人小事、凡人微光等栏目。
《江南都市报》曾发表《我是“蜘蛛人”》一文,报道了高楼清洁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表《桂红带我走近殡葬工》、《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我在井下“当”矿工》等通讯,写的是殡葬工、农民工、矿工的生存现实状况。
《人民日报》曾发表《擦鞋者说》《押猪四日》《老郭脱贫记》,反映的是擦鞋个体户、押运活猪的女工、农村贫困户等普通劳动者的经历与变化。
这些报道写的都是小人物,由于文章情真意切,内容扎实,获得广大读者好评与关注。
有学者认为,“典型报道对象的变化,反映了‘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的社会意识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反映了典型报道由单一向多样、由宣传教育向既注重宣传教育又注重反映社会全貌,为人们提供真实生活全景的转变。”
报道“冰点”人物的意义
新闻报道关注社会最底层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媒体通过报道底层“冰点”人物,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的不同层面。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这些小人物的关注度,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
其次,“冰点”人物的境遇,有的是社会的“痛点”“难点。”通过报道,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第一手资料,帮助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理解社会底层的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第三,这样的报道可以激发公众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鼓励人们采取行动,参与爱心慈善活动或社会服务,帮助改善底层人物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样的报道对年轻一代也有教育意义,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元性,了解在社会上不仅有老板、大款、明星、网红,还有许多底层的人需要关注与帮助。青少年应当从小就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如何报道好“冰点”人物
对“冰点”人物的采访报道,记者和通讯员首先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人民日报的一位女记者在采访押运活猪的女工时,4天之内,她闯过了臭气冲天的“气味关”、猪嚎虫咬的“睡觉关”、尘大车晃的“吃饭关、”强度很大的“干活关”,终于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北京的一位年轻通讯员在采访拾荒者后说:“从‘垃圾村’回来,我都没有胃口吃饭,只想洗澡,恨不得把自己扒层皮才能把‘垃圾味’彻底除去。几天的烈日暴晒,我们的皮肤都晒黑了……从这一次的调查报道中,我们体会到了调查性记者的辛苦,明白了新闻稿背后的艰辛。”
记者和通讯员在开展社会底层人物的报道时,一定要深入到底层人物生活的社区和环境中去,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点”。要舍得花时间与他们相处,倾听他们的故事、经历、梦想和困境,相互建立信任关系,以获取更真实、深入的信息。要运用良好的采访技巧,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通过讲述具体人物的故事,使报道更加生动感人。
在采写中,必须坚持报道的真实性,不夸大也不掩饰,客观地记录和反映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以全面展现底层人物的现实生活。报道不仅仅聚焦于困难和问题,也要展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坚韧和人性的美好。
注意挖掘细节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要关注他们生活与工作中的细节,关注那些能体现他们性格、处境和情感的小事情。这些细节的描写能让报道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和通讯员应当始终保持尊重的态度,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一定要避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应当展现出共情,体现对底层人物的同情和关怀,避免冷漠和歧视。在采访报道中,要注意语言的选择,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或贬低的语言和词汇,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侵犯他们的个人权利。
必要时,采访报道可以引入不同人的观点和看法,如家人、朋友、专家、社区工作者等,以丰富报道内容。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冰点”人物的报道是媒体报道的重要选项,值得长期关注并及时组织好选题策划,使之持续开展,呈现有深度的报道。
来源综合自:华文融媒云
【作者简介】姚赣南,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硕士论文答辩委员、新闻培训授课老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专著有《全媒体时代宣传干部新闻采编实务手册》《采编实用技巧88讲》《新闻采写70问》等。中经总网·中经在线特邀专家。
世界品牌研究院/中经总网 联合报道
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
编审:王海珠 熊辉 刘信春 郑建华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北京媒体团-融媒体宣传矩阵(重点合作支持发布):中经总网、中经在线、中云经视、《祖国》杂志-祖国网、《企业家》杂志、《中国化妆品》杂志、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中国报道网、《灿烂中国》全媒体、中国品牌经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中法新闻法制网、华人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正观新闻、封面新闻、百度百家、凯迪财经、雪球财经、凤凰、腾讯、搜狐、网易、优酷、爱奇艺、知乎、东方财富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矩阵宣传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品牌转型升级。
■ 合作推介|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团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简介
免责声明:凡本网发布或转载作品,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